为进一步创新培训形式,提升培训质量,提高学校社会服务能力水平,4月10日下午,学校在夏家河子校区办公楼五楼会议室召开2024年培训工作总结及2025年培训工作部署会议。副校长宋丽丽出席会议并讲话。各二级学院院长、分管培训工作的副院长及负责培训的具体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培训学院院长孟囡主持。

宋丽丽指出,2024年学校培训工作成果显著,取得历史性突破。成功获批1个国家级培训基地和2个省级培训基地项目,增强了学校在技能培训领域的社会影响力。然而,培训工作仍存在短板,成效虚低、市场化不足等问题导致高层次项目偏低。并以问题为导向从五个维度为2025年培训工作指明方向。一是量质双升,明确下达三个指标,即培训数量指标、培训费用到账额指标以及项目指标完成率,确保规模与质量同步提升。二是深化产教融合高质量,依托校内资源与基地资质,深度对接市场需求,为企业量身定制培训方案,开发高质量、贴合市场需求的培训项目。三是提升创新能力,在课程设计和培训模式上,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强化自身实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四是注重团队协作,整合校内资源,为不同专业学生开发项目,促进专业交叉融合,助力复合型人才培养。五是校级赋能,学校层面也将提供全方位支持,在硬件设备上加大投入,完善培训设施,在体制机制上出台激励政策,激发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孟囡聚焦学校“十四五”规划、卓越校、学校年度重点工作等7项任务指标,对2024年培训工作作了全面总结,培训工作在2024年取得7项国家、省、市级成果,在“十四五”期间取得20项国家、省、市级成果,同时,对目前培训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也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孟囡还对2025年培训工作从量质两方面进行了详细部署,明确新一年将依托平台基地,稳基础、强品牌、提质量,扩大“大连职院培训”在省内的影响力,构建更完善的培训体系,实现社会培训的量质齐升。
建筑工程学院院长王晓华以两个校企合作培训项目的成功案例为切入点,分享了开展社会培训项目的思路和做法。所提出的校企合作培训项目开发大模型具有极高的可复制性,为学校各学院开展类似项目提供了有益借鉴,有助于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学校社会培训工作迈向新台阶。
会议的召开为学校2025年培训工作锚定了目标。培训工作将以问题为导向,创新培训形式,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构建“以需求为导向,以产教融合为支撑”的高质量社会培训体系,全面提升培训工作质量与社会服务能力,在职业教育与人才培养领域持续发力,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文/刘丽娜(培训学院) 图/刘晖(培训学院) 责任编辑/胡立丽 于林林